做一位幸福的求知人,當一個快樂的前行者
尊敬的各位老師、親愛的同學們:
上午好!我是來自九年(36)班的陳釗洋。今天我要為大家演講的主題是“做一位幸福的求知人,當一個快樂的前行者”。
提到學習,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黑板上永遠看不懂的公式、書桌前永遠看不完的書、似乎永遠都無法企及的好分數……當我們日復一日地忙碌、一刻不停地奔跑時,是否有人真地思考過:我們究竟為何而學?
每種職業都有其最終的“目的地”。對警察們來說,社會和諧穩定、人民安居樂業是“目的地”;對醫生們來說,救死扶傷、保障百姓健康是“目的地”;對教師們來說,將自己的知識盡可能多地傳授給學生,扣好學生人生的第一粒紐扣是“目的地”……
但“學生”不是一種職業,它與職業的本質區別在于,做“學生”不存在最終的“目的地”。即便是考出一個好的成績、考上清華北大復旦交大,都不是我們的“目的地”。學習是一個過程,一個為將來實現人生理想、奉獻社會而打下堅實基礎的過程。因而,在學習的過程中,我們應把重點放在掌握知識、運用知識,而并非僅僅取得一個優異的考試成績??荚嚥贿^是一種檢驗自己是否掌握知識的手段、一種量化人的知識水平的手段。隨著“雙減”政策的出臺,全社會都應達成共識:培養能擔當國家重任的創新型人才,而非是只會做題的考試機器。
有許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陷入了無休止的“內卷”,在我看來,內卷本身即是一種自我內耗,失去了“學習”的真正意義。換個角度說,當我們開始“內卷”的時候,我們實際上就已經在追求學習真意的道路上“躺平”了。因為“內卷”雖然看似十分努力十分刻苦,但它同時也意味著,我們失卻了初心,選擇了隨波逐流。
我們從來就不必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向未曾深思過的遠方,只需要遵循自己內心的方向,幸??鞓返厍笾靶?。
同學們,當我們翻開課本開始學習的時候,不妨先問問自己“為何而學”。如果我們的答案是明確的,說明我們已經真正理解了學習的目的,能夠尋找到自己學習的真正動力;如果我們暫時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,那也無需沮喪,在學習生活中不斷思考、不斷自問,尋找出自己內心的方向。
希望我們每一個人,都能做一位幸福的求知人,當一個快樂的前行者。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!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